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院长寄语
    • 专业介绍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 动画专业
      •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 师资队伍
    • 教师风采
    • 师资情况
  • 教学科研
    • 学院课程建设
    • 教学成果
    • 科研概况
  • 创新创业
    • 创新创业概况
    • 学科竞赛
    • 双创项目
    • 创业典范
  • 团学活动
    • 素质教育
    • 校园文化
    • 就业工作
    • 服务指南
      • 服务专区
      • 下载专区
  • 艺创空间
    • 艺创空间简介
    • 工作室简介
  • 党建工作
  • 新闻通知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院长寄语
    • 专业介绍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 动画专业
      •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 师资队伍
    • 教师风采
    • 师资情况
  • 教学科研
    • 学院课程建设
    • 教学成果
    • 科研概况
  • 创新创业
    • 创新创业概况
    • 学科竞赛
    • 双创项目
    • 创业典范
  • 团学活动
    • 素质教育
    • 校园文化
    • 就业工作
    • 服务指南
      • 服务专区
      • 下载专区
  • 艺创空间
    • 艺创空间简介
    • 工作室简介
  • 党建工作
  • 新闻通知

新闻通知

  • 首页
  • 正文
  • 新闻通知
  •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2019年招生简章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2019年招生简章

  • 发布人 团委
  •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24日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强调数字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强调产学深度融合,并致力于为数字内容产业培养急需的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需求,该学院面向动漫游戏、影视制作、视觉设计、虚拟现实等领域,相继设立了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等本科专业,构建了专门服务于数字内容产业的数字艺术专业群,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系统掌握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和新应用,在数字内容创意设计与产品开发方面拥有核心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该学院明确提出了以工作室为核心不断深化TOPCARES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该学院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突出体现在:动画专业在2012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在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3位,在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型数字艺术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和“基于TOPCARES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数字艺术创新实践体验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分别在2013年和2018年获得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在2013年获批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在2013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空间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2017年获批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互动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在2018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及以上奖项500余项,获奖学生达1400余人次,并涌现出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典范。

 

1.动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数字动画设计制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动画前期设计和三维动画制作能力,能够在动漫游戏及相关行业从事原画设计、背景设计、三维建模、灯光渲染、三维动画、特效设计、后期剪辑与合成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英语、体育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美术基础、数字绘画、动画概论、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漫周边设计、数字绘本设计、三维建模、高级渲染、三维角色动画、影视特效、动画后期合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以动画的生产流程为主线,引入行业制作标准,通过专业工作室、实验室、SOVO虚拟公司、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并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设计出一系列包括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写生与创作、实验短片创作、动画短片创作、动画综合实训等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集中实践项目。

(2)本专业拥有二维动画实验室、手工艺术实验室、公共空间艺术实验室、后期合成实验室、虚拟现实创客实验室、3D打印创客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建有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插画绘本、手工艺术、空间艺术设计等多个专业工作室,以工作室为依托,广泛开展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实训,深化校企合作以及举办各类展览和竞赛,突出培养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和个人职业能力。

(3)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多项有影响力的赛事和活动,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就业领域:

(1)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动画、游戏、影视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造型设计、原动画设计、绘本设计、三维建模、三维渲染、三维动画、后期剪辑与合成等工作。

(2)可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3)本专业可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包括短期交流、交换生、双学位、以及本升硕等项目。

 

2.影视摄影与制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系统掌握影视节目制作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方法,具备较强的影视产品设计与后期制作能力,能够在影视节目制作及相关行业从事编导、摄影摄像、剪辑包装、特效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广告设计、灯光设计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英语、体育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美术基础、分镜头设计、影视摄影、非线性编辑、视听语言、导演基础、照明技术、数字校色、三维软件基础、三维动画技术、后期合成、影视包装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影视特效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是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设有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互动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市微电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评为大连市新媒体方面的科普基地,建有影视特效、微电影、数字校色、数码演播厅、摄影、非线性编辑、数字媒体开发等一批专业实验室,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还建立起多个研究方向和平台以及多个工作室,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支持。

(2)本专业课程以项目为导向,以影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为主线,引入行业标准,面向电影、影视专题、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影视广告等领域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并不断融入专业领域的新内容,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影视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3)本专业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台湾时报金犊奖、北京电影学院广告学院奖以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多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赛事和活动,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本专业还与北京市一二三映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影视公司合作,开展人才定制培养、选派学生到公司或片场实习、实训等。

就业领域:

(1)毕业生可在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公司、新闻媒体、出版社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影摄像、节目剪辑、影视后期、编导、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开发、企业宣传等工作。

(2)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影视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3)本专业还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包括短期交流、交换生、双学位、以及本升硕等项目。

 

3.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基本知识和主要技能,面向互动媒体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产品设计和空间展陈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能够按照行业规范或工作要求完成特定的设计和制作任务,从事装置设计、媒体设计、品牌设计、产品设计、互联网媒体设计和空间展陈设计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英语、体育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美术基础、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形态构成、数字绘画、标志设计、网页设计、交互设计基础、字体创意设计、影像设计、图形动画、界面设计、新媒体广告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空间视觉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建有公共空间艺术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数字印刷实验室、装饰画订制实验室、东软蛙页创客实验室,与对应课程结合,并全部向学生开放,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2)本专业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规范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拓展了实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主的实践、实训和实习机会,坚持以教学为主体,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走特色专业之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实践能力。

(3)本专业拥有两个专业实验室和工作室,囊括了设计概念、数字出版、品牌设计、产品设计、公共空间等方向,承接品牌设计、新媒体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摄影摄像、交互设计、数字出版设计等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实践能力。

(4)本专业将项目与教学、竞赛与教学相结合,将行业内的实践项目与竞赛项目植入课程,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可在专业教师的组织及指导下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台湾时报金犊奖、靳埭强全球华人设计大赛、挑战杯等有影响力的赛事,获得优异成绩,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就业领域:

(1)在产品设计、新媒体制作、影视传媒、出版设计、游戏制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媒体设计、界面设计、品牌设计、产品设计、交互媒体设计等工作,担任平面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网络媒体设计师、互动内容设计师和品牌设计师等职位。

(2)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3)本专业还可以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包括短期交流、交换生、双学位、以及本升硕等项目。

 

4.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游戏概念设计、数字游戏制作、影视特效创作、影视后期制作、网络交互设计、网络视频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数字内容创作能力,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影视、游戏、网络媒体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英语、体育等。

创新创业课:创新创造与改变、创业者成长之路、从非商业计划到商业计划、创新创业及素质教育实践。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美术基础、设计基础、数字绘画、艺术史、程序设计基础、三维软件基础、数字游戏设计、影视特效、动态图形设计、概念设计、游戏策划、网页设计、角色原画设计、数字合成技术、数字动画技术、交互设计基础、虚拟现实设计、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联合多家行业公司,将行业内的实践项目植入教学环节,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包含数字绘画实践、影视特效创作实践、移动应用实践和数字媒体艺术综合实训等在内的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训课程,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本专业建有3D打印创客实验室、虚拟现实创客实验室、东软云观移动新媒体创客实验室、后期合成实验室、二维动画实验室等,并建有大连市虚拟现实实验室1个,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需求。另外还有多个专业工作室,能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科研任务。

(3)本专业学生可在动画、游戏、设计等领域参加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台湾时报金犊奖、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以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多项有影响力的赛事和活动,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就业领域:

(1)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影视公司、传媒公司、出版社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游戏美术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网络交互设计、影视后期制作、数字艺术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岗位工作。

(2)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动画、游戏、设计等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3)本专业还可以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包括短期交流、交换生、双学位、以及本升硕等项目。

 

5.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数字内容设计与制作、相关软硬件工具应用及开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新媒体编辑、数字内容制作、游戏设计与制作、产品原型开发、虚拟现实应用开发、交互技术开发、数字内容创作工具开发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计算机导论、思维创新与开发、创业者的成长之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计基础、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基础、用户体验设计、游戏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游戏引擎基础、三维美术设计、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影视特效、人机交互技术、数字摄影摄像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依托东软集团等知名企业,以真实的产业流程为依据,通过专业工作室、SOVO虚拟公司、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和学生社团等多种方式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并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项目导向课程和项目。

(2)本专业建有虚拟现实实验室、互动媒体实验室、虚拟现实研究中心、印刷设计实验室、UCD研究中心、三维美术设计工作室、虚拟现实工作室、增强现实工作室等实践实验场所,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选择在校内工作室或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实践。本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定制课程,为符合条件的在校生提供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主的实践实训机会。

(3)本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用户体验设计大赛、“互联网+”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中国交互设计大赛以及挑战杯等有影响力的赛事,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就业领域:

、

(1)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设计公司以及软件开发等公司从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计与开发、2D/3D游戏设计与开发、用户体验设计设计、UI设计等工作。

(2)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3)面向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新媒体编辑、数字内容制作、游戏设计与制作、产品原型开发、虚拟现实应用开发、交互技术开发、数字内容创作工具开发等工作;

(4)面向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从事新媒体编辑、UI设计、产品原型开发等工作。

(5)本专业还可以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包括短期交流、交换生、双学位、以及攻读相关硕士研究生等项目。

 

团委

上一篇

影视系新一轮在校生参加企业实习工作取得进展
2019年6月24日

下一篇

影视系国际化交流学习,开启新征程
2019年7月1日

猜你喜欢

  • “学师课”进晚自习—建模篇
    18 十二月, 2020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教育精神,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 …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产品原型设计大赛决赛
    15 十二月, 2020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于2020年12月8日在A2- …

  • 2020动漫游戏设计大赛
    6 十二月, 2020

    一、大赛简介: 本次大赛是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对应的行业领 …

近期文章

  • “学师课”进晚自习—建模篇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产品原型设计大赛决赛
  • 2020动漫游戏设计大赛
  • 2020年数字媒体技术系党员纳新暨预备党员转正大会
  • 2020金色之秋数字媒体技术成果展

招生信息网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校友会

为了增进毕业生与学校沟通

学院微信公众号

为了加强学院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官网

为了加强学校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

©2018 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