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 增强现实技术课程的创新探索:以思政赋能,促多学科融合发展
日期:2025-03-19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  浏览量:8

案例名称:“工、文、艺”结合——增强现实技术课程的育人实践

团队成员:周峻峰、肖尧、唐媛、刘顺心

 

根据我校一流民办高校、IT特色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培养数媒行业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要求,增强现实技术课程积极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1、教学内容深度融入本地特色思政元素。基于自编的特色教材将“抗战救亡、海洋生态、船舶制造”等本地特色思政主题融入AR应用开发,着重培养学生面向复杂AR工程问题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通过设计、开发与路演等环节锤炼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结合真实红旅项目和数字博物馆项目设计教学内容,厚植学生主动担当和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

1. 海洋生态思政主题项目

2、教学实践涵盖“工、文、艺”多学科要素。课程项目实践包含软件开发(工)、脚本创作(文)、视觉设计(艺)多学科要素,针对不同学生能力特点,组织多学科团队共同完成项目开发,提升团队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采取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设置不同复杂度的实践和探究项目,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多学科融合的“掌上医院”项目

3、依托教学成果转化开展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基于最新AR技术开展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体现“新工科”与成果产出导向。强调作品展示和成果转化,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向软件著作权、专利、大创项目和学科竞赛等方面转化,并利用学校展厅为优秀作品提供路演展示机会。形成以项目报告、路演+答辩、课堂研讨、线上学习和测试等多元形式开展全过程评价。

3. 多元评价

在近三年的教学中,增强现实技术课程的教学达成度显著提高。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学生综合运用工、文、艺开发复杂AR应用能力提升明显。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