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对话 | AI实战指南:绘图·建模·视频的智能应用解析
日期:2025-03-01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  浏览量:0

2025年2月26日,我院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系刘顺心老师在A1-217带来了一场主题为“AI实战指南”的精彩演讲。刘老师分享了AI技术软件、AI使用案例,为我院教师们打开了AI技术使用的全新思路。

在科技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悄然潜入生活的每一处角落,深度融入众多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领域。我院深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是教育的使命所在,因此始终致力于为学生精准锚定契合时代要求的全新方向,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助力他们在未来的道上乘风破浪,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赢。

 

面对DeepSeek服务器访问拥堵的难题,刘老师提出了分流解决方案,推荐使用腾讯元宝、纳米AI和秘塔AI搜索这三大替代平台。

在国产工具展示阶段,着重对多项先进技术与功能进行了演示。其中包括即梦AI的智能线稿生成功能,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将图像转化为线稿;商汤秒画的风格迁移功能,可轻松实现不同艺术风格之间的转换;还有可灵AI的面容一致性控制技术,有效保障人物面容在各类操作中的一致性。此外,借助哩布哩布和堆友AI反应堆,清晰地展示了批量图像处理流程,极大提升了图像处理的效率与便捷性。

 

刘老师悉心推荐了Tripo AI、Rodin这两款功能强大的软件,同时还介绍了腾讯混元3D的云端协同建模系统。在现场演示环节,刘老师亲自操作,为大家详细展示了Tripo AI和Rodin的实际使用方法,让在场老师们直观感受到这两款软件的便捷性与高效性

刘老师推荐了一套流程,具体为:先通过Krita进行实时绘画创作,随后利用腾讯混元3D实现模型生成,最后借助Mixamo完成骨骼绑定。此外,还特别推荐一系列实用的国产工具,包括即梦AI的场景过渡功能,能让场景切换自然流畅;海螺AI的语音驱动口型同步功能,可使虚拟角色的口型与语音精准匹配;以及Vidu的参考图生视频生成功能,助力高效产出长视频内容。

讲座步入尾声之际,刘老师带来了AI视频实战的展示。他介绍了一部名为《林徽因的一生》的传记短片,利用AI老照片修复技术,将一张拍摄于1920年的黑白照片,精心还原成清晰的彩色影像。随着短片在屏幕上徐徐播放,这场知识满满的讲座画上了圆满句号。

此次讲座内容充实,为我院教师带来全新启发。讲座有效提升了教师将艺术与科技思维融合的教学能力,以及在创作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讲座还为教师们带来了关于教学与创作新思路的思考方向。相信未来,教师们能将所学运用到教学与创作中,培养更多兼具艺术与科技思维的人才。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