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项目 | 2024年动画专业《写生与创作》优秀作品—— 《湍潮》
日期:2024-09-04  作者: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   来源:  浏览量:1719

image.png


作品名称《湍潮》

作者信息刘昊峰、动画23001班

指导教师:余松洁

作品简介: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庄河写生时水流翻涌的瞬间,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澎湃与威严。水流不再是温顺的流淌,而是如愤怒的巨龙般咆哮,翻腾出无尽的浪花和漩涡。这不仅是对庄河水流动态的写实捕捉,更是对大自然生命力量的一种赞颂与敬畏。在祖国这一方水土,我们感受到了水的激情与活力,也意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已经盛行。作品表现这翻涌的水流,是大地的心跳,是大地的呼吸,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片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写生与创作》项目介绍:

《写生与创作》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实地观察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变迁的敏感度和艺术表现力。本次课程的大作业以“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中国社会在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背景下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项目中,学生将亲身前往中国的新型城镇和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写生创作,结合自身的观察与体验,记录和表现社会的变迁。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还要能够通过艺术手法,将新思想的兴起、新文化的传承、新风俗的演变和新习惯的形成生动地表达出来。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捕捉和创作,学生将思考并探索艺术在记录、反映和影响社会发展中的独特角色和重要作用。

本次大作业不仅是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综合考验,更是对其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度锻炼。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将更深刻地理解艺术创作的社会意义,同时提升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作力与表达力,进一步探索艺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发挥积极影响。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