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 模拟“粒子”的团结——《虚拟现实设计》粒子特效章节的思政融入
日期:2025-05-06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  浏览量:1

案例名称:虚拟现实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抗战火焰粒子特效

团队成员:王知慧 刘石 李婷婷

 

《虚拟现实设计》课程中的粒子特效章节,在教授学生利用粒子系统模拟自然景物(如火焰、烟雾)等技术的同时,深度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明确: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把共同利益摆在首位。

图1. 粒子特效章节课程教学设计图

 

课程巧妙挖掘粒子系统的思政元素。粒子系统由众多微粒组成统一整体,这被形象地比作我国人民紧密团结的强大凝聚力。通过讲解粒子系统概念及属性,并以模拟火焰为例,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统一整体”与“紧密团结”的关联,促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图2. 《抗日战场》电影片段

 

教学方法将思政融入技术实践。课程导入部分播放抗日战场电影片段,通过其中的爆炸、火焰等粒子特效,将技术概念与抗日时代背景连接。知识讲解时,直接将粒子系统的“群体”特性与“我国人民紧密团结”相类比,用火焰模拟代表“我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案例教学和合作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或制作抗战场景的爆炸特效,将技术应用与爱国主义、历史主题结合。

图3. 抗战火焰效果

 

课程教学设计将思政内容与知识、能力、素质统合考虑,在传授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注重价值观训练。通过有机结合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的情怀。

总的来说,本章节的思政教学特色在于将抽象的粒子系统技术概念与具象的民族团结和爱国主题相联系,尤其通过抗战等历史题材案例,实现了技术学习与党史学习教育的融合,有效支撑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收藏本页